无处藏身-系列展

2012.06.09-08.25
Previous
Next

简介

“无处藏身”隐喻当代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在不同语境下游离与跳跃的存在状态。无论是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还是相同环境下的不同精神层面,都在无时无刻地提醒和定义艺术家们的存在方式。他们从焦虑到怀疑,从矛盾到自我反省,并通过自发的主动实践超越原先的起点,展开和伸向更为广阔的疆界。

 当下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他们被标签为70或80后,在时代标榜标新立异的躁动氛围下,被动地承受附加于他们意愿之外的自我价值定义,由浅入深的不确定性逐渐使他们摇摇晃晃,无可藏身,无处可逃。这些同样发生在海归艺术家们的身上,可以说,他们从出国的那天起就面临着无处藏身的状态,“跑”到国外去更经历了寻找自己,安定自己的过程,他们对于身份的焦虑,意识形态的重建,都被视为他们所要面临的挑战。

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因为任何方式的存在并不需要用某些属性来定义和证明,这些属性如同附属的参照系数,来辅助存在的被感知,但存在本身却是毋庸置疑的。“无处藏身”在这里更像是“无处不在”的辩证共存体。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陷入了无处藏身的境地,我们也是无处不在的。

系列展由“领地”,“待定”和“安置”三个单元组成,它们代表和诠释了艺术家置身于“无处藏身”境况下的自我实践和自救下的反思与解决方式,并从中传达出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精神诉求,在寻求更独立创作语境的同时,带来对艺术价值观的重新认识。

单元三:安置

“无处藏身”的最后一个阶段——安置,似乎是普遍自然规律下生存状态的终极目标。而在艺术语境下,安置自我则需要一个寻找或实验的过程,且并非要归宗于某个主流意识体系下,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先寄生在某个已确定的美学背景或语言体系之上汲取养分、发展伴生,在经过若干反应或变异后最终滋生出自己的生命,归其所属,并赋予艺术作品崭新的内在价值。

对于现有的价值结构的介入、干预与渗透是此单元两位艺术家叶甫纳、姜培源创作的出发点,从此出发点他们通过自我实践来激活新的艺术生命和价值导向。挑战大众已知的价值准则看似是一个被感知的捷径,但显而易见也存在着风险性。所以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基于对强大势力的反抗和讨论,往往由此与观众产生强烈互动和共鸣。观众在阅读读作品时,陈旧的意识形态定式会被瓦解和抵抗,而被作品唤起的真实的体会则悄然地植入进来并达成共识。

叶甫纳

叶甫纳2008年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本科毕业后,留学伦敦攻读纯艺术硕士学位。叶甫纳的作品总是关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权威,结合实验艺术的创作叙事手法,以实验影像作为媒介,在微妙反讽政治宣传所带来的麻木与无趣的同时,在权威的意识形态框架上虚拟乌托邦式的真实现实。她在一些日常消费品上,引用或者戏仿意识形操控普通群众的模式化方式,给普通群众在历史框架中提供另一种可能的价值导向。

在作品“How I became a illiteracy”中,叶甫纳收集了伦敦当地的泰晤士报,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将上面的英文单词做再处理,用黑色彩笔直接在上面涂鸦删减或添加字母,对于生涩难懂的单词索性就涂成黑方块掩盖掉,又或者是篡改了字母形成意义迥然不同的单词,最后重新组合成看似“文盲”式阅读的文字段落。

姜培源

姜培源02年前往英国学习纯艺术专业,先后在不同城市攻读本科和硕士学位,去年回国。姜培源的作品主要涉及绘画与图像,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大众审美趣味对于绘画的美学品味和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最近这个系列的作品中,他利用在地摊购买的廉价现成油画上再加工的处理手法来探讨关于图像与绘画/具有绘画性效果的图像,包括绘画与绘图(Painting / Drawing)的界限,并尝试通过石墨铅笔来遮蔽和掩盖图像的表面色彩以消除某些视觉信息,以此转换出新的美学意义。姜培源总是热衷于因语境转换使作品产生的反差性的观看体验和冷幽默式的戏剧感。